發布者:admin 時間:2025-07-02 13:42:59
??最近朋友圈突然被各種"啊啊?。。?!"刷屏了?沒錯!這就是傳說中的咆哮體。前兩天我閨蜜還專門跑來問我:"快看這個自動生成的表情包!你說現在的AI是不是成精了?連罵人都能幫我代勞了?"
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,地鐵里捧著手機傻笑的年輕人,十有八九是在刷咆哮體段子。有數據顯示,某社交平臺帶三個以上感嘆號的帖子,互動量比普通內容高出237%!這事就離譜!
去年有個大學生用咆哮體生成器寫課程報告,結果被教授當堂念出來——"這道題根本就是反人類設計?。?!"全班笑到桌子底下去了。雖然不建議大家模仿,但這事足夠說明現在的表達方式確實在變天。
前兩天看到個真實案例:某網友用生成器寫了分手小作文,結果前任當真了,連夜打車來道歉。這事就尷尬了——到底是AI太會演,還是人類太容易當真?
我試過把同一件事分別用正常語氣和咆哮體發朋友圈。結果正常版3個贊,咆哮版28個贊帶15條"哈哈哈哈"。這數據對比夠刺激吧?
說個真實故事:某社恐患者用生成器寫了年會吐槽節目,結果意外獲得最佳節目獎?,F在這哥們逢人就說:"原來不是我不會說話,是以前沒找對工具!"
專家分析過,這種表達方式能激活大腦的杏仁核,讓讀者產生"對對對!我就是這么想的!"的強烈共鳴。就像吃超辣火鍋——明明辣得跳腳,就是停不下來。
有次我把自己的日記和生成內容混在一起讓朋友猜,結果他們根本分不清哪些是真崩潰哪些是機器生成的。這事細想有點驚悚——我們的真實情緒,正在被算法完美復刻。
不過轉念一想,工具畢竟是工具。就像相機發明后,畫家反而創作出了更驚艷的印象派。也許未來的表達方式,會是人機協作的狂歡?誰知道呢!反正我現在寫這篇文章時...咳咳,絕對沒用生成器?。ㄊ謩庸奉^)
地址:珠海市香洲造貝東山工業區綜合樓4樓411室
電話:021-56789123
傳真:021-56789123
手機:13800138000
郵箱:admin@vip.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