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者:admin 時間:2025-07-01 18:34:11
聽說過于正被揍這事嗎?2018年橫店街頭那場沖突,監控視頻里穿著白T恤的男人被按在地上打,后來被證實是知名編劇兼制片人。這事兒當時在熱搜掛了兩天,吃瓜群眾還沒搞明白來龍去脈,新劇發布會就照常開了。影視圈光鮮背后的江湖規矩,真像電視劇里演的那樣刀光劍影?
咱們先來理清楚事件全貌。那年6月,橫店某酒店地下車庫的監控突然被曝上網,畫面里三個男人扭打在一起。挨揍的正是《延禧攻略》熱播時的風云人物于正,打人的是演員沈泰——你可能記得他在《衛子夫》里演過衛青。
這事兒最吊詭的是后續發展。報警記錄顯示雙方都沒追究責任,發布會現場于正戴著口罩說有誤會,沈泰微博發了句"惡有惡報"又秒刪。圍觀群眾舉著放大鏡找線索,有人翻出2013年沈泰前女友被潛規則的舊聞,猜測這是"遲到的報復"。
影視圈動手這事兒倒不新鮮。2006年導演鄢頗被砍成重傷,牽扯出李小冉的復雜情史;2010年趙文卓和甄子丹片場互毆,直接改寫《特殊身份》的演員表。編劇挨打倒是頭一遭,畢竟在劇組食物鏈里,編劇通常處于被投資方、導演、演員三重碾壓的位置。
要說這事兒單純是私人恩怨,可能小看了背后的利益糾葛。2014年瓊瑤起訴于正《宮鎖連城》抄襲《梅花烙》,法院判賠500萬創下紀錄。這場官司撕開了行業抄襲成風的遮羞布,上百編劇聯名支持瓊瑤,業內人說"十個劇本九個抄"。
影視寒冬那幾年更夸張。橫店群演日薪80塊還得自備古裝鞋,知名編劇卻能把項目打包賣出千萬高價。資源分配嚴重失衡導致底層從業者怨氣沖天,有個副導演跟我吐槽:"明星房車一天租金夠我們劇組吃三天盒飯。"
再往深里說,IP改編盛行讓原創劇本貶值。平臺方拿著大數據選題材,制片人捧著流量明星談分成,編劇反而成了碼字工具人。有次行業論壇上,老編劇拍桌子罵:"現在寫劇本得先通過藝人團隊審核,男二號不能比男一帥,女主要給投資人干女兒加戲!"
這事過去五年再看,倒能咂摸出點深層意味。當時正值影視行業稅務地震,明星工作室忙著注銷,資本泡沫開始破裂。暴力沖突像是高壓鍋憋久了的安全閥,把積壓的矛盾用最原始的方式宣泄出來。
看看這些年行業變化就懂了。2018年至今,橫店注冊群演減少四成,但短劇編劇需求暴漲三倍。傳統影視公司要么轉型做MCN,要么扎堆拍主旋律獻禮劇。像于正這樣能持續產出爆款的制作人,反而成了稀缺資源。
有個投資人跟我說過大實話:"現在誰還正經拍電視劇?平臺采買價抵不過演員片酬,不如搞分賬劇讓網友埋單。"這話聽著扎心,但想想《延禧攻略》當年給平臺拉新百萬會員,就能理解資本為什么追著頭部創作者跑。
回到最初那個問題:為什么影視圈總用暴力解決問題?可能因為這個行當太講人情世故。項目成不成要看酒局上能不能喝,角色給誰得看經紀公司博弈,明規則玩不轉就只能靠潛規則。
但暴力真能解決問題嗎?沈泰打人后基本淡出熒幕,于正照樣年年出爆款。倒是行業自我凈化機制開始起作用,抄襲劇現在過審都難,短視頻侵權一告一個準。觀眾用遙控器投票比什么都管用,畢竟《延禧攻略》之后再無現象級宮斗劇,市場自己會糾偏。
有次在編劇培訓班聽到新人抱怨:"現在寫劇本得防著AI抄襲檢測,還要研究短視頻算法推薦。"你看,時代變了,解決問題的工具也在升級。當年那場拳腳相加的鬧劇,倒成了行業轉型期的特殊注腳。
地址:珠海市吉大情侶南路158號5棟5單元804
電話:021-56789123
傳真:021-56789123
手機:13800138000
郵箱:admin@vip.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