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者:admin 時間:2025-07-02 05:16:05
"我滴天!亞足聯和贊助商說掰就掰了?"昨天朋友突然把新聞鏈接甩進群聊,群里直接炸開鍋。這事兒確實挺邪乎——畢竟年初才官宣的合作,怎么突然就鬧到解除合同的地步?
坊間傳聞說雙方在分成比例上談崩了。據圈內人士透露,原本談好的轉播權收入分配突然變卦。贊助商要求從原來的三七分成調整到五五開,這事兒擱誰都得急眼。想想去年英超轉播權鬧得沸沸揚揚的分成糾紛,看來錢的問題永遠是最敏感的神經。
不過也有小道消息說,真正惹毛亞足聯的是贊助商在品牌露出上搞"擦邊球"。比如今年三月某場關鍵賽事,贊助商的logo居然比主辦方標志大兩圈!這事兒要擱咱普通人,大概就是請客吃飯卻被人搶了主位的感覺吧?
最直觀的影響就是贊助商股票應聲下跌3.2%。但更嚴重的是,原定明年要搞的亞洲青少年足球發展計劃可能泡湯。這個計劃本來要覆蓋23個國家,培養5000名青少年球員,現在贊助費缺口高達800萬美元。
不過換個角度看,這事兒說不定是轉機。記得2018年歐足聯和某運動品牌解約后,反而簽下更優質的合作伙伴。危機有時候就是機遇的變裝秀,關鍵看亞足聯接下來怎么操作。
問:"解除合同是不是雙輸局面?"答:表面看確實兩敗俱傷,但細想會發現亞足聯手握賽事IP才是真王牌。就像去年某視頻平臺買斷電競聯賽轉播權,結果賽事方轉頭又簽了三個新平臺。核心資源在手,永遠不怕沒買家。
不過贊助商那邊也不是吃素的。他們手里握著20多個國家的分銷渠道,亞足聯要重建這些渠道,少說也得折騰半年。所以說啊,商業合作就像談戀愛,分手時誰更疼,得看誰在這段關系里投入更多沉沒成本。
業內專家預測可能有三條出路:1. 尋找新金主(據說中東某財團已遞橄欖枝)2. 自建商業生態(參考NBA的League Pass模式)3. 重新談判(但可能性低于30%)
個人覺得第三條路基本走不通。商業合作最忌諱反反復復,就像分手的情侶復合,十對有九對還得再分。倒是自建平臺這個思路有意思,現在5G直播技術成熟,要是能直接觸達球迷,說不定能開啟新紀元。
想起去年某電競戰隊被贊助商放鴿子,連夜發起粉絲眾籌,結果三天湊夠半年運營經費。這故事告訴我們,真正的底氣從來不是別人給的。
這場商業地震雖然來得突然,但說不定能震出行業新氣象。就像朋友說的:"舊的不去新的不來,說不定過陣子就看到更炸裂的合作官宣呢?"咱們搬好小板凳,準備好瓜子飲料,且看這場大戲怎么收場吧!
地址: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萬秀區西環路中段69號一層133號商鋪
電話:021-56789123
傳真:021-56789123
手機:13800138000
郵箱:admin@vip.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