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者:admin 時間:2025-07-02 04:33:11
瞅見沒?昨晚公布的飛天獎入圍作品名單直接沖上熱搜前三!刷到這條新聞的時候我正啃著鴨脖追劇呢,手機突然被各種群聊轟炸——"現實題材占比太高了吧?""歷史劇怎么才兩部?""某某流量劇居然沒上榜?"要我說啊,這屆觀眾比評委還操心。
仔細扒拉入圍的38部作品,發現個有意思的現象:醫療劇和扶貧劇像商量好似的組團入圍。光《大醫精誠》這種專業向的醫療劇就占了三席,鄉村振興題材更是包圓了五個名額。倒不是說這些劇不好,但大伙兒都在嘀咕:現在的飛天獎是不是更偏愛主旋律了?
隨手翻了近五年的入圍名單,發現個趨勢線:2018年古裝劇還能占到入圍總數的40%,到今年直接腰斬到15%。倒不是說古裝劇質量下滑,像《長安十二時辰》這種口碑爆款都沒擠進名單,你說奇怪不奇怪?
跟業內朋友嘮嗑才知道,原來今年評選標準里新加了條"社會效益評估分"。說白了就是看作品有沒有推動社會發展,有沒有引發全民討論。比如入圍的《破局者》,雖然收視率不是頂流,但帶火了全國反詐APP的下載量,這種"社會附加分"直接讓它殺出重圍。
最讓人拍大腿的還得數落選名單。《星河璀璨》這種豆瓣8.9分的高分劇居然沒入圍,反倒是收視率平平的《小城故事》擠進去了。問過幾個追劇達人,他們倒是看得明白:"《星河》確實拍得美,但全是架空世界觀,評委可能更看重現實共鳴。"
不過今年確實有匹黑馬殺瘋了——醫療劇《急診24小時》開播時根本沒人看好,結果靠著真實到骨子里的手術場景,硬是在B站被醫學生刷出千萬播放量。導演在采訪里說漏嘴:"我們每集至少有兩個專業顧問現場盯場",這種較真勁兒評委果然買賬。
這事兒我還真問過電視臺的老前輩,他給我掰著指頭數:劇本深度、制作水準、社會影響三個硬指標,缺一不可。不過這兩年明顯感覺第三項權重加大了,像入圍的《山那邊》雖然演員陣容不強,但拍攝時真在貧困村駐扎了半年,這種誠意分直接拉滿。
不過話說回來,觀眾和評委的視角從來就不在一個維度。咱們覺得"好看"可能指劇情刺激,評委眼里的"好看"得是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精品。就像去年獲獎的《大江大河》,當年播出時收視率也就中游,現在回頭看確實把時代變遷拍出了史詩感。
雖然最終結果要等頒獎禮,但看入圍名單已經能猜個七七八八。現實題材里《破局者》和《急診24小時》呼聲最高,古裝賽道估計是《大明風華》和《長安十二時辰》掰手腕。不過我最看好的是《小城故事》,這種把家長里短拍出哲學味的劇,特別對評委胃口。
倒是好奇今年的"特別貢獻獎"會頒給誰。聽說有部紀錄片《無聲的戰役》全程跟拍抗疫前線,這種冒著生命危險拍出來的作品,不給個獎實在說不過去。你們覺得呢?要不咱們搞個民間投票,看看到底是觀眾眼光毒還是評委標準高?
地址:固原市原州區古雁街道明莊社區三組057號
電話:021-56789123
傳真:021-56789123
手機:13800138000
郵箱:admin@vip.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