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者:admin 時間:2025-07-02 07:14:10
你有沒有發現這幾年不管換到哪個臺,總能看到主持人信信那張親切的笑臉?從地方臺的民生節目到衛視的黃金檔綜藝,這家伙好像開了掛一樣遍地開花。哎,這就怪了,都說主持人這行吃青春飯,他怎么就能打破魔咒呢?
前兩天跟圈內朋友喝酒聊起這事兒,有個導播朋友突然拍桌子:"你們知道信信錄完節目在干嘛?蹲在后臺跟保潔阿姨學方言!"這話把我給整懵了,直到后來親眼見到他在直播現場用三種方言跟觀眾嘮嗑,才明白什么叫專業到骨子里。
看過《今夜笑不停》的應該都記得,有期素人嘉賓緊張到說不出話。信信干了啥?直接脫了皮鞋盤腿坐地上:"咱就當在炕頭嘮嗑,您說這鞋底花紋像不像您家貓抓的?"全場爆笑間,嘉賓突然就放松了。這種臨場反應能力,可不是背臺本就能練出來的。
說幾個你可能不知道的料:- 每期節目開錄前要喝三瓶礦泉水潤嗓,但錄制中絕對不上廁所(膀胱是真能憋)- 臺里發的通稿從來不用,堅持手寫開場白- 手機備忘錄存著2000多條觀眾留言,逢年過節給人發祝福
前幾天在知乎看到個熱帖:"照著信信的路子培養主持人行不行?"底下吵翻了天。要我說啊,這事就跟學武功似的——招式易學,心法難修。
舉個例子,去年某衛視推了個"小信信",從發型到手勢都照搬。結果呢?觀眾吐槽像AI機器人。為啥?因為信信最值錢的是那份骨子里的煙火氣。有次暴雨導致錄制中斷,他抄起話筒就帶觀眾玩成語接龍,愣是把事故變成了經典片段。
跟過五個節目的執行導演老李總結得妙:"真、穩、活這三個字,就是他行走江湖的秘籍。"真在待人接物從不端架子,穩在二十年來零播出事故,活在總能給老節目整出新花樣。
記得《美食地圖》改版那會兒,臺里本來打算砍掉。信信愣是拉著攝制組蹲菜市場三個月,搞出個"十塊錢吃遍城市"的企劃。現在這節目都成城市旅游名片了,你說神不神?
信信的成功倒逼著整個行業升級。現在新人面試,考官第一個問題變成:"要是信信來主持這節目會咋整?"更絕的是,他去年牽頭搞了個"方言保護計劃",帶著全國三十多個主持人在直播間教方言,愣是把公益項目做成了流量爆款。
有數據為證:- 他參與的節目觀眾年齡層跨度達50歲(從00后到銀發族)- 帶貨直播轉化率比行業均值高47%- 微博超話連續三年登頂主持人榜單
說到底,主持人信信的魔力不是什么玄學。用他自己的話說:"把每次錄制都當第一次,把每個觀眾都當自家親戚。"這話聽著簡單,但十幾年如一日地踐行,才是真功夫。下次你看他節目時留意下,哪怕在廣告時段,這家伙的眼神都亮得跟探照燈似的。這份對職業的敬畏心,或許就是他能持續圈粉的終極密碼吧。
地址:無錫市錫山區錫北鎮華夏青城怡景苑1-9號
電話:021-56789123
傳真:021-56789123
手機:13800138000
郵箱:admin@vip.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