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者:admin 時間:2025-07-02 15:14:44
你有沒有在短視頻平臺刷到過這樣的廣告?"專業(yè)代查信用記錄,代辦冰飲配方轉讓",這種把"買冰配方"和"信用查詢"捆綁的推廣內(nèi)容,最近半年突然冒出來不少。刷到這種廣告的人大多會愣一下:這倆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兒怎么扯到一起的?
老王上個月就栽在這事上。他在某二手平臺看見有人轉讓奶茶店秘方,標價才2000塊還包教技術。私聊時對方突然說:"想買配方得先查信用分,確保你不是同行來偷師的"。老王想著反正查信用又不花錢,就把身份證照片發(fā)過去了。結果配方?jīng)]拿到,隔周就收到三家網(wǎng)貸平臺的催款短信。
這類騙局通常分三步走:先用低價配方吸引創(chuàng)業(yè)者,接著以資質審核為由騙取個人信息,最后利用這些資料申請網(wǎng)貸或注冊空殼公司。某反詐中心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3年上半年奶茶類詐騙案件中,有37%涉及信用記錄查詢環(huán)節(jié)。
重點要看清這些套路:- 正常商業(yè)合作不需要查個人征信- 配方轉讓不需要提供手持身份證照片- 任何要求下載陌生APP查信用的都要警惕
去年杭州破獲的團伙案中,騙子們專門注冊了"冰飲技術研究院"的皮包公司。他們從黑市買來上千條奶茶店主信息,冒充同行交流經(jīng)驗,逐步誘導受害者提供更詳細的個人資料。
正規(guī)渠道其實很簡單。央行征信中心每年提供2次免費查詢服務,各大銀行的手機銀行APP也能直接申請電子版報告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本人查詢記錄不會影響信用評分,但短期內(nèi)被多家機構查詢可能引發(fā)銀行風控。
有個真實案例:南京的張女士想加盟某奶茶品牌,對方要求她提供最近三個月的信用報告。她在銀行官網(wǎng)申請時發(fā)現(xiàn),報告顯示有家深圳的小貸公司查詢過她的信息。后來查實就是半個月前咨詢過的某個"配方轉讓商"盜用了她的資料。
如果發(fā)現(xiàn)信用報告里有不明查詢記錄,記住這五個應急動作:1. 立即凍結所有銀行卡2. 向當?shù)厝嗣胥y行征信中心提交異議申請3. 保留所有聊天記錄和轉賬憑證4. 到就近派出所報案并拿到回執(zhí)5. 在"12321網(wǎng)絡不良信息舉報平臺"登記備案
去年深圳有位奶茶店主就這樣追回了被冒用的12萬貸款。他在提交異議時發(fā)現(xiàn),騙子用他的信息注冊了五家個體工商戶,全都掛著"冷飲技術培訓"的牌子。這些空殼公司三個月內(nèi)開了二十多張發(fā)票,差點讓他登上稅收黑名單。
真正要買技術的人該怎么避坑?從業(yè)十年的李師傅透露,現(xiàn)在市場上八成所謂"秘方"都是公開配方改個名字。他見過最離譜的案例:有人花八千塊買的"泰式手打檸檬茶秘方",結果就是超市賣的濃縮汁兌水比例。
靠譜的技術轉讓至少要確認這些:- 查看轉讓方的實體店經(jīng)營證明- 簽訂正式的技術服務合同- 分期付款而不是一次性付清- 要求現(xiàn)場教學而不是網(wǎng)傳資料
廣州某連鎖品牌的技術總監(jiān)說過個真事:有學員花三萬塊買的"爆款配方",其實就是他們免費公開的基礎教程。騙子只是把操作視頻換了背景音樂,加上些故弄玄虛的"火候秘訣"。
很多人不知道,信用報告就像財務體檢表,上面不僅記錄貸款情況,還包括手機欠費、水電費繳納這些生活細節(jié)。騙子拿到這些信息,能準確推算出你的消費能力和資金缺口。
更可怕的是新型騙術會玩"時間差"。先讓你查信用證明資質,過兩月再以"配方升級"為由二次行騙。這時候他們已掌握你最新的財務狀況,能定制更精準的詐騙話術。
說到這里可能有人要問:買冰配方查個人信用記錄到底合不合法?從法律角度看,任何商業(yè)行為都無權強制要求查看個人征信報告。即便是加盟連鎖品牌,也只需要提供基本的身份和資產(chǎn)證明。
下次再看到"查信用送配方"的廣告,記住這句話:正經(jīng)生意人不會把技術轉讓和信用查詢混為一談。保護好自己的信用記錄,可比買到所謂秘方重要多了。畢竟配方錯了頂多賠點錢,信用壞了可能幾年都翻不了身。
地址:南京市秦淮區(qū)康馨花園1幢1號-2020
電話:021-56789123
傳真:021-56789123
手機:13800138000
郵箱:admin@vip.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