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者:admin 時間:2025-07-02 07:14:06
你有沒有發現同一個品牌的飲料,在不同店里擺放的位置天差地別?有的店把新品堆成金字塔擺在門口,有的店卻把經典款塞在貨架最底層。這可不是店員隨便擺的——背后藏著個叫"飲料陳列協議"的行業潛規則。
?? 飲料陳列協議是啥?別被名字嚇到!說白了就是品牌方和零售店簽的"擺貨合同"。廠家掏錢買下黃金位置,比如收銀臺旁邊的貨架、冰柜最上層這些容易被顧客看見的地方。去年有個調查說,放在人眼平行高度(1.4米-1.7米)的飲料,銷量能比下層貨架高42%!
便利店老王跟我吐槽:"上個月某氣泡水品牌剛簽了三個月協議,要求把他們家新品擺在冰柜第三層。結果你猜怎么著?第二周隔壁奶茶店出了同口味新品,我這兒直接滯銷了二十箱!"
??協議里通常包含這些魔鬼細節:- 每平方厘米的陳列費明碼標價- 必須使用品牌定制貨架貼紙- 促銷期間獨占端頭位置- 競品飲料不能出現在相鄰區域
?? 冰柜里的世界大戰去年夏天某連鎖超市的監控拍到,兩家可樂業務員為了搶冰柜中間層,差點在凌晨補貨時打起來。這事后來鬧到要簽"冰柜和平協議",規定紅藍兩家必須間隔至少三個冰柜位。
有家創業公司做過實驗:把同樣批次的礦泉水,分別放在收銀臺旁邊和日用品區。放在收銀臺的版本,結賬時順手拿走的比例高達67%,而藏在深處的只有11%的購買率。
?? 你以為的自由選擇,早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下次逛超市時可以留意下,那些擺在兒童零食區的乳酸菌飲料,是不是都設計得花里胡哨?這不是巧合!根據飲料陳列協議,這類產品必須放在1米以下的貨架,正好是小孩子眼睛的高度。
有個冷知識:便利店熱食區旁邊的飲料柜,每月要給品牌方交"熱度附加費"。因為熱騰騰的關東煮和炸雞的味道,會刺激顧客產生喝冷飲的欲望——這個位置的飲料平均比后排早15秒被拿走。
?? 廠家和店家誰更占便宜?這個問題就像問雞生蛋還是蛋生雞。某連鎖便利店店長算過賬:收一家大品牌的陳列費,抵得上賣掉300箱飲料的利潤。但代價是必須放棄其他五個競品的上架機會。
反過來看,某新銳茶飲品牌去年花了60%的營銷預算在陳列協議上,結果三個月內鋪貨率從18%飆升到73%。他們的市場總監說:"現在消費者都是視覺動物,看不見就等于不存在。"
?? 未來會不會有虛擬陳列協議?已經有AR公司在試水"電子貨架"技術了。想象下:你戴著智能眼鏡走進超市,看到的可樂罐其實是數字投影,不同客戶會看到不同品牌推薦。不過這事兒牽扯到實體空間權屬,估計還得吵上十年八年的。
說到底,飲料陳列協議就像餐飲業的"塞紅包換好位置"。只不過從夜市攤升級成了明碼標價的商業策略。下次你站在貨架前猶豫時,不妨想想:你以為的自由選擇,可能早被這些協議安排得明明白白。但話說回來,好喝才是硬道理,再牛的陳列協議也架不住產品難喝啊!
地址:廣州市白云區云城西路724號1C11房
電話:021-56789123
傳真:021-56789123
手機:13800138000
郵箱:admin@vip.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