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者:admin 時間:2025-07-02 07:15:19
你聽說過車企賣螺螄粉嗎?當五菱汽車官方賬號突然曬出定制款螺螄粉禮盒時,網友集體懵了——那個造"國民神車"的五菱,怎么和柳州街頭巷尾的酸辣粉扯上關系了?更離譜的是,這款定價198元的限量版螺螄粉,居然比他們某些車型的日租金還貴。到底是車企玩票搞營銷,還是真要開辟第二戰場?
這幾年跨界聯名早不新鮮,但像五菱汽車造螺螄粉這種跨次元組合實在少見。仔細扒拉時間線會發現,五菱2020年就推出過"車規級"螺螄粉,當時配套的鎏金餐具和定制包裝,活脫脫把速食小吃做成了奢侈品。今年新發布的聯名款更夸張,包裝直接復刻微型貨車造型,打開車頂就能取出料包。
這種操作背后藏著幾個小心思:- 借地域IP提升品牌溫度:柳州既是五菱大本營,也是螺螄粉發源地,綁定地域文化能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- 打破制造業刻板印象:微型車起家的五菱,需要擺脫"工具車"標簽,跨界食品恰好制造反差萌- 試水新消費市場:去年柳州螺螄粉全產業鏈賣了600億,這個數字對任何企業都充滿誘惑
有網友調侃:"買五菱宏光MINI送螺螄粉,這才是真正的買車送飯"。雖然聽著像段子,但五菱的電商平臺數據顯示,聯名款螺螄粉上線首周就賣出5000+盒,連帶汽車周邊商品的搜索量漲了3倍。
別看螺螄粉現在全網爆紅,五菱入局時這碗粉正經歷轉型陣痛。2019年袋裝螺螄粉市場規模突破60億,但同質化競爭讓不少小廠陷入價格戰。五菱汽車造螺螄粉的特別之處在于,他們沒走平價路線,反而把產品往"輕奢"方向打造。
打開包裝盒就能發現門道:定制不銹鋼碗筷、分體式加熱包、獨立密封料包,這些細節明顯在模仿車企的品控標準。更絕的是產品說明書,詳細標注了每包調料的克重誤差范圍,活像在介紹汽車零部件。
這種降維打擊確實有效。在某測評博主的盲測視頻里,五菱螺螄粉的酸筍脆度、湯底濃度都排進前三。評論區有人吐槽:"吃個粉還要看質檢報告,下次換輪胎能送兩包辣椒油不?"
不過熱鬧歸熱鬧,真要較起真來,車企跨界食品面臨的挑戰也不少。食品安全許可證、生產線改造、渠道鋪設,這些都需要真金白銀投入。五菱方面雖然沒公布具體銷量,但從電商平臺月銷2000+的數據看,和頭部螺螄粉品牌動輒10萬+的銷量還有差距。
有意思的是,消費者對五菱汽車造螺螄粉的態度呈現兩極分化:- 收藏派:沖著包裝設計和品牌情懷買單,吃完的空盒子當擺件- 實用派:認為198元買6包粉純屬智商稅,同等價位能買3箱普通裝- 吃瓜派:坐等五菱造完螺螄粉,會不會接著開發五菱牌榴蓮或車厘子
這種爭議反而成了免費廣告。在某短視頻平臺,#車企螺螄粉挑戰#話題播放量破億,不少主播邊嗦粉邊吐槽:"這酸爽,堪比五菱宏光漂移過彎!"
說到底,五菱汽車造螺螄粉更像場大型品牌實驗。從營銷角度看確實贏了——花小錢辦大事,用話題性產品維持品牌熱度。但要轉化為實際收益,恐怕還得回歸制造業本質。
看看隔壁家電圈就懂了:格力做手機、美的造汽車,真正成功的跨界案例鳳毛麟角。五菱的優勢在于精準踩中"國潮+地域文化"的雙重風口,把工業設計能力復用到食品包裝,這種錯位競爭反而開辟了新賽道。
有餐飲界人士分析,五菱如果真想深耕食品領域,可能需要解決三個問題:- 價格與價值的平衡:情懷溢價能撐多久?- 供應鏈把控:代工模式如何保證品質穩定?- 消費場景拓展:除了粉絲收藏,日常復購靠什么?
回看整個事件,最值得玩味的是消費者的反應。當車企開始研究你的胃,當螺螄粉穿上鋼鐵外衣,這種打破行業壁壘的嘗試,或許正是新消費時代的縮影。下次看見五菱4S店飄出酸筍味,別驚訝,說不定人家正在策劃"試駕送嗦粉體驗券"呢。
地址:銀川市興慶區清和南街162號新未來手機城內西墻鐵門四節
電話:021-56789123
傳真:021-56789123
手機:13800138000
郵箱:admin@vip.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