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者:admin 時間:2025-07-01 23:38:49
?? 壓力越大,責任越重?你有沒有遇到過那種壓力山大、感覺天都要塌下來的時刻?比如公司突然要裁員、孩子高考前高燒不退、或是自己負責的項目眼看要黃了。這種時候,有人選擇甩鍋跑路,也有人硬著頭皮頂上。為啥總說"越是大考越要擔當"?這事兒可不是雞湯那么簡單。
前陣子跟開火鍋店的老王聊天,他店里去年疫情最兇那會兒,五個員工陽了四個。這哥們凌晨三點自己跑去切牛肉卷,邊剁肉邊跟我視頻:"你看我這拿菜刀的手,當年可是簽合同的手啊!"這話聽著心酸,但正是這種關鍵時刻的擔當,讓他的火鍋店成了整條街唯一沒倒閉的。
?? 擔當不是逞強,是腦子清醒很多人把擔當理解成硬扛,其實完全跑偏了。去年有個調查數據挺有意思:在危機事件中主動擔責的管理者,有78%的人會先做這三件事:- 理清問題核心矛盾- 盤點現有資源- 制定ABC三套方案
就像2020年武漢封城時,那個帶著員工給醫院送餐的90后餐廳老板。他可不是熱血上頭就沖,而是先算清楚庫存能撐多久、聯系好食材渠道、安排好員工防疫措施。這種有腦子的擔當,才是真本事。
?? 擔當的"副作用"你絕對想不到有個心理學現象叫"壓力后成長",說的就是人在扛過重大責任后,會獲得意想不到的能力提升。深圳有家科技公司老總跟我講過個真事:他們有個項目組長,在團隊被挖角只剩兩個人的情況下,帶著實習生三個月搞出了專利產品?,F在這組長出去談合作,對方聽說他這段經歷,合作意向直接翻倍。
越是大考越要擔當的背后,藏著這么個道理:人在極端壓力下爆發的潛能,比平時訓練十年都管用。就像運動員說的,平時練得再好,不如真正打場比賽來得實在。
?? 躲責任的人后來怎么樣了?你可能要問:那遇到困難就跑的人,真能過得輕松?我見過最典型的案例,是某公司中層在項目出問題時甩鍋給下屬。結果三年過去了,當年背鍋的下屬跳槽升了總監,他自己還在原地打轉。行業里傳開他遇事就躲的名聲,現在連跳槽都沒公司敢要。
有個現象特別有意思:在職場晉升最快的那批人,簡歷里都有那么一兩件"臨危受命"的經歷。這些主動扛事的記錄,比什么學歷證書都管用。
?? 擔當的正確打開方式怎么才能做到既有擔當又不當冤大頭?記住這三個實操要點:1. 先劃清責任邊界——別把別人的猴子背自己身上2. 準備止損方案——最壞情況能承受嗎?3. 爭取關鍵支持——找對能給你托底的人
拿去年鄭州暴雨舉例,那些成功組織自救的小區,都是物業帶著業主委員會先明確分工,再聯系外界救援。這種有策略的擔當,既救了急又沒把自己搭進去。
?? 擔當會傳染你信不信?最神奇的發現是,團隊里只要有人帶頭扛事,整個氛圍都會變。杭州有個創業團隊,CTO在融資失敗后主動降薪50%,結果其他高管跟著降薪,普通員工反而更拼命干活。最后他們靠這波凝聚力,硬是撐到下一輪融資。
這種擔當的漣漪效應,在心理學上叫"責任擴散阻斷"。簡單說就是,當明確有人站出來,其他人就不會存在"反正有人管"的僥幸心理。
回到最開始的問題:為什么越是大考越要擔當?說白了,人生的重要轉折點,往往就藏在這些燙手山芋里。你每扛住一次,就等于往自己的"能力銀行"存了筆巨款。下次再遇到難關,想想老王剁的牛肉卷,想想暴雨里的自救小隊——有時候不是事情本身多可怕,而是你敢不敢把手放在燙手的門把上,推開那扇可能改變命運的門。
地址:防城港市港口區行政中心區站前路南側高鐵2號4號樓2單元12層1206號房
電話:021-56789123
傳真:021-56789123
手機:13800138000
郵箱:admin@vip.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