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者:admin 時間:2025-07-02 03:00:24
??"這年頭買手機還要排隊?"前兩天看到商場里烏泱泱的人群,我表弟舉著奶茶滿臉困惑。這事兒要擱十年前確實新鮮,但放在小米這兒,排隊早成了保留節目。今天咱們就來嘮嘮,這小米排隊到底藏著啥門道?
剛聽說"排隊買手機"時我也納悶:又不是春運搶火車票,至于嗎?直到自己凌晨蹲點搶過米家新品才明白——這隊伍里站著的,既有被營銷套路牽著走的,也有實打實的剛需用戶。
舉個例子,去年小米13發售時,三里屯直營店門口提前兩天就支起了帳篷。我跟排第一的小哥聊了會,人家是專程從河北坐高鐵來的數碼博主,包里還裝著三腳架搞直播。用他的話說:"現在拍個排隊現場,播放量比正經測評還高。"
但話說回來,小米的排隊現象確實跟他們的銷售策略掛鉤。官網常年顯示"暫時缺貨"的按鈕,線下店時不時搞個限量發售,這種人為制造的稀缺性,你說沒點營銷成分我是不信的。不過換個角度看,能把性價比做到讓人心甘情愿排隊,也算種本事不是?
仔細想想挺有意思的。現在網購這么發達,為啥還有人非得去線下排長隊?我觀察下來大概分三類人:
記得Redmi Note 12 Turbo那會兒,有個程序員老哥帶著折疊椅來排隊,邊等邊用筆記本敲代碼。問他為啥不網購,人家說:"官網搶購要拼手速,我這三十多的反應速度,哪干得過腳本黃牛啊!"
說到黃牛,這算是小米排隊的副作用了。去年有媒體曝出,某次新品發售現場,前20個排隊的有15個是職業黃牛。他們加價轉賣的操作,反而給產品添了把火——二手價比官網還高的怪現象,反倒讓人覺得這手機搶手。
不過小米這兩年也在改進,像搞什么線下預約制、身份證限購,確實管住了些黃牛。上個月路過專賣店,看見店員拿著掃碼器核對預約信息,隊伍雖然還是長,但明顯多了真正的消費者。
現在年輕人換機周期都拉到36個月了,光靠排隊營銷能撐多久?我覺著小米自己也清楚這點。你看他們最近開始推高端機型,建汽車體驗店,估計是想慢慢轉型。
但話說回來,排隊現象背后反映的是種群體認同感。就像星巴克的貓爪杯、優衣庫的聯名T恤,排隊本身成了種社交貨幣。上周在小米之家看到個有趣場景:幾個中學生邊排隊邊交換手機殼,那種找到同好的興奮勁兒,可能比買手機本身更讓他們開心。
??說到底,小米排隊這事兒就像個棱鏡,折射出消費市場的各種光怪陸離。從營銷策略到用戶心理,從黃牛亂象到品牌轉型,每個角度都能咂摸出點味道。下次再看見排長隊,別急著說人傻錢多,掏出手機發朋友圈前,不妨多想想背后的商業邏輯——當然,要是你正在隊伍里邊等邊刷這篇文章,記得給前面的人留個充電寶啊!
地址:重慶市九龍坡區華福大道北段77號12幢2-5-1號
電話:021-56789123
傳真:021-56789123
手機:13800138000
郵箱:admin@vip.qq.com